查看原文
其他

流动影音|查令十字街84号

2016-11-01 西法大新锐传媒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

                                                           ——————《查令十字街84号》 


 

新锐之声就在你身边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新锐之声电台主播奈图欢迎大家收听我们的节目——流动影音流动影音——游弋在耳畔的影音鉴赏。

剧情简介:

美国女作家海莲在19691月终于实现了她20年未了的心愿:坐飞机到英国旅行。她前往的地方是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住在纽约,她酷爱英国文学,但20年前年轻的她却收入有限,无法大量购买书籍,只好反复阅读手上的几本经典著作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一天,她在一本杂志上发现了一家英国旧书店登的广告,里面有她踏遍纽约的各个角落也没找到的书。于是她设法和书店的老板弗兰克取得了联系,并保持了书信往来。慢慢地,买卖关系转变成了个人交往,他们在信中阐述文学观点,评论文学作品,后来又交换了各自的生活状况。弗兰克的信拘谨谨慎,而海莲的信则直率幽默,两人虽从未见面,但爱情却渗透出纸笔在他们中产生。海莲下定决心要到伦敦见弗兰克,但捉襟见肘的经济使她难了此愿。现在,她终于实现了她的诺言,但一切都为时太晚:弗兰克去世后书店也紧接着倒闭,现在正面临着拍卖。

 

基本信息:

海莲是个热爱阅读旧书的纽约作家,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她在阅读中找到心灵寄托。然而,纽约的书店却始终无法满足她这个需求。因此,一间伦敦旧书店的广告很快就吸引了她,从此她和书店主管法兰克以及所有员工,便透过书信展开数十年的订书、买书历程,以及心灵与情感的交流……

 

影评:柏拉图式的情感

柏拉图式的情感在《查令十字街84号》显得如此真挚,或许在今日看来这样书信中传递的温情已然稍显荒诞,但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这部电影却将本仅能止于文字的艺术尤为出色地化作了光影的魅力,他更让值得去思考品读的,不仅只是在于那个时代源于书信的幸福,而更还在于海莲与弗兰克他们之间那种“高山流水遇知音”间纯粹无暇的羁绊,使电影以这一独特的视角动人心扉。


幕后花絮:

这个苦甜交织、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根据美国犹太小说家海莲·汉芙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以一个纽约的女作家和伦敦的一个书店老板书信往来的20年反映出对文化的向往和热爱。不仅故事新颖别致,片中还有不少独特的镜头:它打破常规,让一封信单独出现在镜头中或是让钢笔和打字机在纸上划动,由于信的内容和人物的行动相吻合,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极大地丰富了角色表达的方式。这部1986年度的美国卖座片曾在第二年的第15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放映。 

海莲·汉芙是谁?——终生未嫁的女作家

海莲·汉芙1916415日出生在美国费城。她在给弗兰克的信中写到,她因贫困而辍学,靠写作的微薄稿酬度日。她终生未婚,但有过相爱的人,那位先生在二战中死于战场。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海莲为何会把超乎常人想象的热情倾泻在弗兰克一家人和书店的员工身上。

海莲的一生是在纽约的曼哈顿度过的。她自由写作,也为剧团和电视剧编写及修订剧本。她曾为著名侦探小说家埃勒里·奎因工作,编写侦探电视剧剧本。她的著作有纽约市导览《我眼中的苹果》,传记《Q的传奇》,小说《纽约来鸿》等。

1949105日起,她写信给伦敦的麦克斯与科恩书店邮购古旧书籍,自此她与书店员工弗兰克及其同事、家人和邻居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通信,直至19691月她收到弗兰克因腹膜炎去世的消息为止。

在弗兰克去世后,她于1970年出版了书信集《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也是她最为著名的畅销书。1971年,海莲应伦敦的出版商之邀第一次踏上了英国的土地,见到了令她魂牵梦绕二十余载的伦敦城,只可惜弗兰克已不在人世了。

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人从书页中被撕去,而是被翻译成另一种更好的语言,每一章都必须如此翻译,上帝雇用了几名译者,有些文章由年龄来翻译,有些由疾病,有些由战争,有些由司法,但上帝的手会将我们破碎的书页再黏合起来,放到那个文库中,每本书都会在此被彼此打开。

                                                          ——————约翰·邓恩 



主播:冯瑞珺

编辑:马潇

责编:张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